HASH GAME - Online Skill Game GET 300
(2)钣金产品成本核算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实际成本原则,即成本核算应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确保成本信息的真实性;②分配原则,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个产品上,使每个产品都能承担其应负担的成本;③配比原则,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与产生的收入进行配比,确保成本与收入的对应性。例如,某钣金企业生产一款汽车零部件,按照实际耗用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计算出该零部件的单位成本。
(2)直接人工成本核算的第二个步骤是计算每位直接生产人员的月度工资。这通常包括基本工资、加班费、奖金和津贴等。以某钣金制造企业为例,基本工资按照岗位级别设定,如焊接工的基本工资为每月4000元,加班费按照国家规定计算,如每月加班10小时,加班费为每小时20元。此外,企业还设有年终奖金,根据员工年度绩效评定,最高可达基本工资的15%。假设某焊接工全年绩效评定优秀,年终奖金为6000元,则其年度直接人工成本为:4000元/月×12月+20元/小时×10小时/月×12月+6000元=58000元。
(3)直接人工成本的第三个步骤是将每位员工的年度成本分摊到每个月,以便于成本核算和产品定价。以焊接工为例,其年度成本为58000元,分摊到12个月,则每月直接人工成本为:58000元÷12月=4833.33元。在产品成本核算中,还需考虑员工的福利费用,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以某焊接工为例,其每月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共计1000元,因此,其每月直接人工成本为:4833.33元+1000元=5833.33元。通过这样的核算方法,企业可以准确掌握每位员工的直接人工成本,进而为产品定价、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估提供依据。
(2)制造费用的分摊通常采用多种方法,如直接分配法、分配率法和作业基础分配法等。以直接分配法为例,企业将总制造费用直接分配到各个产品上,不考虑各产品消耗的资源量。假设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A和B,产品A和产品B的产量分别为1000件和500件,总制造费用为10万元,则产品A和产品B的制造费用分配如下:产品A:10万元×(1000件/(1000件+500件))=6.67万元;产品B:10万元×(500件/(1000件+500件))=3.33万元。
(3)分配率法是一种更为精细的分配方法,它根据各产品消耗的资源量进行分配。以作业基础分配法为例,企业首先确定各项制造费用的驱动因素,如设备使用时间、生产工时等,然后计算每个驱动因素的单位成本,最后将单位成本乘以各产品的驱动因素消耗量,得出各产品的制造费用。例如,某钣金制造企业确定设备使用时间为制造费用的驱动因素,每月设备使用时间为1000小时,总制造费用为10万元,则单位设备使用时间的成本为100元/小时。若产品A和产品B的设备使用时间分别为600小时和400小时,则产品A和产品B的制造费用分别为:产品A:600小时×100元/小时=6万元;产品B:400小时×100元/小时=4万元。通过这种方法,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各产品的实际制造费用。